慕尼黑传奇 Kilfitt/Zoomar 90mm f/2.8 Macro lens

作者:陈奇军 来源:《中国摄影》
分享:
摘要:有人说这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微距镜头,因为它缩小光圈后锐利无比;有人说它是梦幻般的柔焦镜头,因为大光圈下它能拍摄出极具神秘感的朦胧影像;也有人说,这款“老爷”镜头的焦

位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,除了有大名鼎鼎的罗敦斯德(Rodenstock)、阿克发(Agfa)外,还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光学小厂Kilfitt,它后来被美国纽约长岛的Zoomar公司收购。Kilfitt之所以充满传奇色彩,是因为创始人的兴业目的与众不同——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施展才华的愿望而并非追求商业利润。

Kilfitt和Zoomar至今也没有正规的中文译名,从德文发音来说,他们似乎应该读作“基尔菲特” 和“祖玛”。这家工厂虽然曾经开发过令人叹为观止的Zoomatar 180mm f/1.3和Zoomatar 240mm f/1.2超级大光圈长焦镜头,但是令人念念不忘的当属一款专业微距镜头——Kilfitt Makro-Kilar 90mm f/2.8,即后来的Zoomar Macro-Zoomatar 90mm f/2.8(下文简称Kilfitt\Zoomar 90)。

APO鼻祖

谈起佳能的萤石镜片和尼康的ED玻璃,人们都会“肃然起敬”,殊不知,与Kilfitt的APO技术相比,它们都是小弟弟。

APO是英文Apochromatic的缩写,意为“复消色差的”。最早在光学产品中广泛使用复消色差技术的Kilfitt可以说是APO鼻祖,与其后来他厂家不同的是,Kilfitt几乎在所有的光学产品中都采用了APO设计。


诞生于1956年的Kilfitt 90就采用了APO设计,不过当初的镜头上还没有APO标识符。这种镜头卖出去仅仅几百个之后,Kilfit就马上在新产品的前口上标上了著名的蓝红黄三色APO标识。除了圆点状的APO符号以外,Kilfitt和福伦达的一些APO镜头,如福伦达APO-Lanthar还采用了蓝红黄三圈的标识,以标明其特殊的设计以及贵族般的身份。不知什么原因,Zoomar接管Kilfitt之后,全面取消了蓝红黄APO三色标识。我猜测,Zoomar觉得既然所有的产品都采用了复消色差技术,就没有必要在镜头上一一标明了。
为了验证这款镜头的复消色差效果,我特意将手中的Zoomar 90与相同焦距的腾龙90mm f/2.8 Macro Di进行了对比拍摄,结果是两者相差甚远,前者竟然没有任何“紫边”。

妙用3组4片

与当今的专业微距镜头相比,Kilfitt\Zoomar 90的光学结构可谓简单之极,它仅仅采用了有4个镜片,其中后端的两片为一个胶合镜组,这与卡尔•蔡司的3组4片Tessar设计非常相像。Tessar富有“鹰眼”之美誉,其特点是中心区域极为锐利,而边缘较为柔和。现在很少有采用3组4片设计的镜头了,因为Tessar无法像Planar那样,做到中心和边缘更加平均。

从6×6厘米的中画幅相机到16毫米电影机,像场直径相差若干倍。如果采用像场更加平均的设计,将无法做到两全其美。为了应对大小不同像场的照相机和电影摄影机,3组4片结构反而是最适合不过的。当镜头用在最大像场的中画幅相机上时,视觉中心可以取得锐利的影像,而边缘区域往往处于焦点之外,几乎不影响整体观看效果;而当它使用在像场较小的电影摄影机上时,实际利用了素质最高的像场中心部位,这样整个像场内都可以取得非常优异的影像。

为了对比成像风格差异。我将Zoomar 90和一款Planar结构的卡尔•蔡司80mm f/2.8镜头进行了对比,使用了6×6厘米的中画幅胶片相机。结果标明,无论最大光圈还是f/8,前者中央区域的锐度都稍高一些,而后者在周边部位完胜。

每一个都惟一

Kilfitt\Zoomar 90的生产年代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,那时镜头开发还没有利用上计算机辅助设计,而镜片研磨和最后的装配与调试都是手工完成,所以镜头的个体差异要远远大于当代镜头。

为了确保质量,Kilfitt对每一支将要出厂的镜头都采用玻璃薄板进行成像测试。这种测试方法是为了避免胶片成像测试中,不够平坦的胶片平面会影响到测试效果。每支镜头会使用两块相同的玻璃薄板完成测试,其中一块随镜头出厂,另一块则会一直保留在Kilfitt的镜头工厂里,以备将来镜头返回工厂修理时进行数据比对。后来,Zoomar用更为科学的投影解像机对每个镜头进行测试,并将测试结果为每款镜头手工绘制一张MTF曲线图。Kilfitt和继承者Zoomar的做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,其他厂家只会提供一种镜头所有个体共用的MTF曲线图,绝对不会为每一支镜头个体单独测试并且单独绘制。

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,如果二手市场上发现连带玻璃薄板的Kilfitt 90或连带MTF曲线图的Zoomar 90镜头时,千万不要错过机会,如果二者能够相依相存到现在实属不易。由于每支镜头的玻璃薄板或MTF曲线图都不同于其他个体,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,所以显得弥足珍贵。

圆形光圈与无级光圈

即便采用圆形光圈设计的最新镜头,其光圈叶片最多也就是9片,这只能保证在最大和缩小一两挡时光圈呈现圆形;继续缩小后,叶片的棱角就会原形毕露,光圈就不再那么圆了。Kilfitt\Zoomar 90的光圈叶片多达16片之多,即便收缩到最小状态,光圈也呈现出规整的圆形。

Kilfitt\Zoomar 90镜头的光圈刻度从最大的f/2.8到最小的f/32就有刻度,但并没有逐挡定位,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平滑的无级变换。这样,在电影摄影或数字相机视频拍摄过程中,通过变换光圈而改变景深时可以做到悄无声息。越来越多的数字单反相机具有了视频拍摄功能,但是当使用普通镜头拍摄视频时,还无法做到平滑无声变换光圈。2010年初,卡尔•蔡司针对数字相机的视频功能,专门出开发出可以实现光圈无级变换的35mm f/2.8镜头,其实这对于Kilfitt\Zoomar 90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。

“蒜头”里的秘密

当用普通镜头的最大和较大光圈拍摄时,像场边缘的焦外光斑会变成椭园形,而不像中心的光斑那样呈现正圆形,这就是所谓的口径蚀现象。而使用Kilfitt\Zoomar 90拍摄就不会出现口径蚀现象,无论中心还是边缘的焦外光斑都是正圆形。原来,Kilfitt\Zoomar 90没有采用常见的直筒式设计,其镜头前端呈现出喇叭口状,外观看起来像个大蒜头。这种设计虽然牺牲了紧凑与便携,却换来了消除口径蚀的好处。在使用这款大光圈中焦镜头拍摄时,会经常遇到浅景深的情况,没有口径蚀的焦外影像应该是非常重要的。

万能接口

与当今镜头所不同的是,Kilfitt\Zoomar 90分为光学和接口两部分,其后端可以整体卸掉,从而可以更换不同接口的转接环,所以Kilfitt\Zoomar 90的这种设计被称为万能接口。镜头的滤光镜片并不像当今普通镜头那样装在镜头前端,而是装在那个可以更换的转接环上。Kilfitt\Zoomar 90的这种万能设计只有一项不能,那就是无法实现全开光圈测光。

镜头早期的镜头均采用了M39螺口,其它接口都是通过这个M39螺口转接的;厂家后期开发出更大直径的旋扣式接口,这种转接口相对于前期M39更加方便转接到大像场的相机上。

凭借Kilfitt\Zoomar 90像场大的特点,厂家专门为期开发了若干种相机的接环,以销售给使用不同相机的摄影师:有哈苏1000F\1600F、爱克山泰66(老款Exakta 66)、潘太康6(Pentacon six)和高华6(Kowa six)玛米亚645等中片幅相机接口,另外还有更多的135相机接口:Kilfitt Reflex、阿尔帕Reflex、爱克山泰Reflex、徕卡M39、M42、尼康F、佳能FD……此外,Kilfitt\Zoomar 90还有两种电影摄影机接口:Arri和C-Mount。

Kilfitt\Zoomar 90的万能接口设计也给当今的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。无论是早期的M39螺口还是后期的旋扣式接口,都能DIY不同的转接环,以用到不同的相机上。相对来说,后期的旋扣式接口由于接口直径大,更方便转接到包括中画幅在内的各种相机上。

野性难驯

一些发烧友买到这款镜头往往大失所望,感觉它就像一匹充满野性的烈马一样难以掌控。用小光圈拍摄时倒是能取得锐利的影像,但用大光圈时,不光焦外成像凌乱不堪,即便是焦点部位也笼罩着朦朦胧胧的怪影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球面像差极大所带来的严重“二线性”效果,不过,适当利用这些极度的光学“缺陷”,反而能拍摄出当今镜头所不具备的神秘效果。

就像其他专业微距镜头一样,它既可以作为微距镜头使用,又能作为一款大光圈中焦镜头拍摄人像、风光等题材,因为缩小光圈后它就会避开球面像差最严重的像场边缘部位,从而能拍摄出锐利的影像。不过我觉得,用最大光圈拍摄神秘色彩的柔焦效果最能现出这款镜头的特色。当在弱光下用最大光圈拍摄时,在像场边缘球面像差的作用下,焦点和焦外都会出现轻重不同的重影现象,这反而会增加作品的神秘气氛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用最大光圈拍摄时要更多地考虑焦外效果,尽量避开焦外线条状物体和无规则的背景,否则在 “二线性” 的影响下,所拍影像不光看起来晕眼,更缺乏美感。在最大光圈下,当像场中有点状光源特别是出现有规律的光斑时,背景中会出现一个个形状分明的圆圈,令人赏心悦目。值得一提的是,不同的镜头个体焦外的圆圈是不一样的,有的是单圆圈,有的则出现更漂亮的双圆圈。

分享:
返回列表
相关
to TOP